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> 永川人才 >> 行业动态列表 >> 正文
 

两万学子迎来求职季 供需矛盾凸显

2015/7/26 10:06:22   来源:承德日报 阅读次数()
字号:T|T

高校毕业生就业事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、千家万户的根本利益。又是一年毕业季,风华正茂的大学生,告别母校,奔赴社会。我市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,行业需求又有哪些变化,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深入走访。

大学生“就业难”渐成常态

“今年承德籍高校毕业生约为1.51万人、市属普通中专毕业生5016人,约有2万名大中专毕业生需要实现就业创业。驻承5所高校今年毕业生达1.4万人,承德籍生源占10—12%、约1500人。”市人社局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汪宏剑说。与去年严峻的就业形势相比,我市今年的就业形势有所好转,但整体来看依旧不容乐观。

在2014年年底召开的“承德市第六届高教园区就业洽谈会”上,招聘企业达到360家,基本与2013年持平。而在招聘岗位方面,大多是小微企业和超市集团,能够提供高质量岗位的很少,整体呈现用工需求量大,人才需求量少。

“就业压力非常大,对口的专业工作很难找。”师范学院毕业生张江说,他参加了5场招聘会,但时至今日,工作仍未有着落。“我这个专业只能找对口的工作,可是那些工作单位又不需要我这样毫无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,所以现在准备到周边城市寻找机会。”

记者从人社局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了解到,今年以来,各高校正积极举办各类招聘市场和就业服务,多渠道促进毕业生签约就业,其中石油高专毕业生签约率已达到80%。

求职供需矛盾继续加剧

毕业生希望走出校园,可以找到合适的岗位,企业也希望可以将优秀的人才揽入麾下,而如何达到双方的完美对接,成为学生、企业和社会最大的问题。

在人才交流会上,记者看到,在一些大型国企的摊位前,学生大排长龙而一些私企,小企业却无人问津。

一家小型私企的招聘人员说,本来至少要招10人的,但现在她只收到6份简历。“就算有人来面试,但他们的专业和学历都没有达到要求,对于企业来说,一些岗位还是希望招录有经验的工作者。”

石油专科学校毕业生陈伟告诉记者,他们学院大概三分之一找工作,三分之一升学、出国,还有三分之一在预备明年的考研、考公务员等。主要来讲,还是看毕业生想找怎么样的工作,他们愿不愿意投身到不是大企业的地方去。而对于一些待遇好的技术类工作,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确实不能胜任。

目前,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存在着一些问题,一是承德籍毕业生外流严重,特别是高学历人才返承率低。二是我市经济规模小,产业较为单一,能为高校毕业生提供高质量的岗位少。毕业生除了公务员公开招考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外,大多在非公企业就业或灵活就业,不稳定状态导致频繁“跳槽”。三是就业期望值过高与结构性矛盾并存。毕业生及家长就业期望值过高,愿意考公务员、事业单位,不愿到艰苦、基层和中小企业就业。除此之外,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较弱也成为就业形势严峻的因素之一,大学生综合职业素养、职业规划、就业知识、择业技巧等方面能力不强,“看、等、靠”的情况比较普遍,我市毕业生实现自主创业率不到1%。

就业压力催生考研热、公考热

“我觉得我的性格不太适合自己创业,我只能多方面尝试,希望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。”张佳慧是石油专科学校的一名应届毕业生,在人才交流会上,她拿着一叠打印好的空白简历表前来求职,以便现场制作并海投简历。记者调查发现,尽管大学生抱着碰碰运气的态度,忙着海投简历,但真正找到工作的却不多。

与张佳慧相同,在接受记者采访时,多位应届毕业生对于自己的未来都表示茫然。有许多毕业生选择了海量投简历广撒网,或是加入考研大军增加就业砝码。

“现在就业太困难了,如果不是考研我也‘只能当当就业率分母’了。”眼看就要毕业的张千,不愿意随便应聘一家公司,他觉得起点不高,很难再换到满意的工作,还不如考研。巨大的就业压力迫使大学生想尽办法来增加自己的就业砝码,就业难催生了考研热、公考热。

“考研、公考并不是大学生躲避就业压力的长期避风港,学生是否考研应该因人而异,结合自身个性发展,做好自我定位及评估。”医学院的老师隋丽娜说,高校对于本校学生应该给予切实有效的指导,为提高就业率而盲目鼓励学生考研是不负责任的体现。对于考研热,应该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,也期盼社会对人才的评价体系也需完成从“认学历”到“认能力”的转变。

读完这篇文章后,您心情如何?
更多>>推荐人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