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> 永川人才 >> 行业动态列表 >> 正文
 

网络求职谋略种种

2015/7/27 9:36:40 阅读次数()
字号:T|T
案例一:只上大的网站
小欧这次通过某网站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,他对此的经验就是一定要找到可靠的,稳妥的网站才能投靠。
小欧经常发现一些知名公司招聘的好职位出现在各种网站上,往往是一些专业大的网站出现之后,继续出现在小网站上,其时间差距从几天到几个月都有。甚至有一次他发现一个网站登载了一年某公司的招聘广告,最后当他致电询问的时候,才知道早就招满职位了。
同样,他还发现一些小网站有明显抄袭大型网站的嫌疑,不仅内容上拷贝,就连形式和网页设计上也有仿造的痕迹,让他无法信赖。
所以,他在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,选择了某大型专业人才交流的网站进行投递简历,有的放矢,当然收效也很好,不久久得到了面试通知,找到了满意的工作。
案例二:做个网页卖自己
Oven是个发烧极的网迷,在技术上也非常精通,从技术角度看,他也知道,那些好的公司一旦招聘,信箱会被填得满满的,求职信能否发进去都是问题。
因此,他决定自己采取守株待兔的方法,做个网页挂在专业技术网站下,等待有心人来发现。
在自己的主页上,他不仅罗列了自己的研究成果,还免费公布了一些个人设计的小程序供同好参考,当然,也不忘把自己给吹捧一下。由于网页精致,内容详尽,吸引了很多爱好者的登陆,他也找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网友,共同研究他们感兴趣的问题。
突然有一天,一个一直很谈得来的网友问他时候愿意换份工作时,他才知道,那个和他志趣相投的好朋友竟然是一家网络公司的技术主管。正好公司走了一个业务骨干,在犯愁找不到人才的时候,想起了那个拥有自己网页的Oven。
经过当然的面试过程之后,希望换个环境的Oven如愿以偿地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,他的经验是,做个自己喜欢的网页,等待伯乐。虽然时间长了些,但是能找到你的一定是非常欣赏你,接受你的好伯乐。
案例三:不轻信用人单位
大学毕业生小东今年的求职有些惊险,在损失了一些钱之后还算如愿找到工作。但是,他提醒愿意通过网络求职的同学,找工作一定不能随便泄露自己的底细。
在某网站上得到一份面试机会的小东,在面试单位要求交100元材料费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掏了钱包,因为他太想留在上海了。
可是,100元之后却没有音讯了,再跑去面试的地点,发现已经人去楼空了。100元对小东来说不是个大数目,却还是很心疼。他找到了当时求职的那家网站,却被告之该网站只负责登载招聘广告,不负责确认广告的真伪。甚至工作人员还问小东,“你的学历我们不是也无法确认吗?”
网络是未必真实的,但是小东那个时候才发现,原来虚幻是离自己多么近。当然,最后他的工作还是在网上找到的,然而他在第二次求职的时候就小心多了。不仅反复看清楚公司的营业执照,还牢记了不掏钱的原则。
分析
如今不论是人才想找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好企业,还是企业要找一个能为自己创造效益的人才都很不容易。于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到网上求职和招聘。上网求职者并非都是专业技术人员,事实上,求职者的身份五花八门,包括管理、销售、行销、金融和会计等各类专业人才。尽管上网求职的人数越来越多,但仍有为数不少的人在网上求职的过程中犯着不同程度的错误:
  1、漫不经心地四处张贴简历
  2、把简历贴在附件里,这样虽然简便,然而由于计算机病毒的流行,老板们最不愿意打开的就是电子邮件的附件。相反,他们希望你能把简历直接贴到信的正文或是申请表的后面
  3、邀请老板光顾并非十全十美的私人站点
  4、冗长的电子邮件的应征信
  5、激怒网友
  6、在网上迷路。在求职前应确定具体目标,比如说工作职位、工作地点以及报酬多少等等,然后据此排列符合条件的公司
  7、把所有的蛋放进网络一个篮子里
  8、同时在一家公司应征数个职位。要小心,不要在同一个站点应征同一个公司里的数个职位。一般说来,老板会同时阅读各个招聘口子的应征材料。你越专注于某个职位,给公司的感觉就越认真,千万别忘了只应聘你真正感兴趣的那份工作
  9、随意在简历上列出证明人
  10、大量邮寄简历
网上招聘人员抱怨说,他们经常接到大量并不具备资格的应征者的简历。
读完这篇文章后,您心情如何?
更多>>推荐人才